05/09
2017“浴室征婚门”系列心理分析之二:母爱是人类最大的渴望之一,因而很容易被母亲利用。雷炳侠闯进女儿干露露的浴室,给正在洗澡的女儿拍一份火爆的录像“征婚”。随后母女俩又出现在电视节目上,母亲竟大谈女儿的“性健康”,还当众劈头盖脸地殴打女儿。这单纯是为了成名的炒作吗?还是折射出畸形的心理?一段名为“干露露和谁一起睡觉”的视频进一步暴露了真相。“限量版”母爱催生愚孝有专家认为,干露露对妈妈有一种病态的崇...
04/21
2017知乎上有个关于异性友谊的高赞回答: 女生:我觉得有纯洁的异性友谊~男生:我才不相信,只有男人才最懂男人! 那男女之间到底有纯洁的友谊吗? 心理学家有的时候闲着没事做,也会研究研究男女之间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面纱吧~ 1.不太长版本进化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考察了异性友谊的进化功能后,他们认为: 异性友谊能够帮助个体完成长期择偶目标或短期择偶目标,同时还能够为个体提供重要的择偶信息。通俗的讲就是,我们...
04/10
2017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整天祥林嫂一般抱怨:我怎么这样倒霉?生活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光鲜亮丽而我不行?……仿佛他(她)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同时,我们很少看到另外一类人,整天欢呼雀跃:我怎么这样幸福?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我?……这样的人即使看到了,我们也觉得似乎是神经兮兮的一个人。其实,不用说别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度,都会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这是人生常态,要不然,生活的抱怨也不会如此之多。那么,为...
03/13
2017案例原型为作者去年的一个个案:求助者是一位40来岁的军队干部,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面临着自主择业和计划安置两条选择。据求助者自述,就是这一选择,已经引起了半个多月的焦虑和神经衰弱。妻子和父母希望自己计划安置,进入政府机关单位当个官,不仅体面而且办事方便;而首长和战友劝自己自主择业,在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商海里,再度扬帆起航,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己既渴望权力,又担心自己成为权力的俘虏,在权力、金钱的...
02/09
20171、公交车靠站,车上已经载满了人,下一班车要15分钟后才到,你会怎么办呢?不想再等下去了,再挤也要上车——请答第2题人太多了,还是等一班吧!——请答第4题2、旅行途中的你突然头很痛,这时正好有热心人拿药给你吃,你会如何抉择呢?说声谢谢后马上吃药——请答第6题找理由拒绝对方的药——请答第3题3、某部电影很让你感动,你有何反应呢?会跟身边的人讲故事情节,推荐给别人——请答第12题将感动藏在心里,不需与人分享—...
01/02
2017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并不是出于内心真实的意愿,而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们拼尽全力,努力让身边的所有人满意,却唯独辜负了自己。01努力让所有人满意,却唯独辜负了自己“我的人生,是否于自己有愧?”这是我和朋友小A聊天后,久久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当今社会的标准,小A从小就属于那种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女生。颜值高,成绩好,人际关系也都处理得妥妥当当。之后更是一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家庭事业两...
12/13
2016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
11/21
2016我最近比较醉心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读了很多相关书籍和文章,对人们的非理性以及试图用理性来解释非理性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尤其在了解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在大部分时候都背离人们的本性和预期后,我成为了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坚定拥护者。然后,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我对自己的“偏见”产生了偏见。什么是偏见?“偏见”在所有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著作中并不少见。有偏见的人,通常...
10/18
2016身体语言很容易透露出一个人的心理秘密,如何识别呢?在这里小编教你日常坐姿的读心术!7种坐姿看出你的心理密码1、正襟危坐,两脚并拢并微微向前,整个脚掌着地:说明你为人真挚诚恳,襟怀坦荡。你的特点是做事有条不紊,但容易较真,力求周密而完美,有时甚至有洁癖倾向,这难免拘泥于形式而显得呆板。虽然从外表看来,你有些冷漠,但这都是假象。你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你只做那些有把握的事,从不冒险行事,因此缺乏足够的...
09/07
2016『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es Dialogue)理论篇 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es Dialogue)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 在心理谘商理论中,美国认知治疗学派大师A. T. Beck发展出一个治疗技术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es Dialogue),他引用苏格拉底这种非教导的论证式对谈,来形容认知治疗师用提问的方式,协助个案修正或改变错误认知。治疗师不和个案争论他们主观的知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