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2014导读: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强。发挥潜能的作用,你需要的是强大的信念和一个悬崖。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空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
12/03
2014导读:与心理学相关的20部电影。如果你也爱心理学,碰巧也爱电影,那么以下这20部就不得不看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不一样的看点,却会被每一部都戳中神经。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点击可看)心理看点:ADHD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名叫Justin的男孩,17岁了还在像婴儿一样吮吸大拇指,戒不掉。2、《记忆碎片》memento(点击可看)心理看点: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就不重复细节了,不是因为太经典而在这里...
11/25
2014有些考生一遇到考试,就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到考试水平的正常的发挥,导致考试失败的现象,就是我们生活常说的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学生中普遍存在和高发的一种心理疾病,为了避免考试焦虑症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阻击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呢?阻击考试焦虑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采用心理调节手段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要去除考试焦虑产生的因素,自信训练法针对的就是这类与考试焦虑产生有关...
11/20
2014原创:爱灵心理咨询张丽萍网友问:从小到大,我的人缘都很一般,所以在与人交往方面我都比较自卑。现在的我已经21岁了,但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阻碍我,让我难以在别人面前做真实的自己,在与人交流交往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心里好像有一堵墙,将我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了,总觉得彼此之间有隔阂(即便是跟经常一起的伙伴也一样),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吵架什么的。而且在交往时我会觉得心里很不自然,觉得心...
11/18
2014在心理学历史上,奇人趣事颇多。弗洛伊德是个“老流氓”,山川河岳都能想像成生殖器;皮亚杰是个“老顽童”,天天琢磨和小孩玩游戏;罗杰斯是个“老好人”,谁的意见都尊重;华生则是个“小愤青”,极端到与女助手搞性心理研究;而斯金纳却似“虐待狂”,以折磨小白鼠为乐——心理学恰恰因为有这些人而倍添魅力。一、关于弗洛伊德恋父情结弗洛伊德经过研究,提出了恋父情结的概念,认为由于女孩子的异性爱本能倾向,使得女孩...
11/12
2014男女有很多沟通上的误会和矛盾,原因是彼此对语言的制作目的、后期处理和生效日期的准则大不同。 女人投诉男人光说不兑现,不知男人其实不擅长沟通,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在未理解女人真正的心意前便妄下定案和建议,以为问题解决了,对说过的也毋须费神在意。男人是逃跑的动物,语言只是工具,承诺只是手段,容易讲完便算,甚至宁愿失忆逃避承担,却不一定存心食言,大多只是沟通动机薄弱,有心无力的惯性。 ...
10/17
2014老师:我今年23岁,初中毕业就去读函授大专。最近一年我发现自己缺乏自信,人很懒惰,做什么事情都不积极,一天到晚稀里糊涂地过。我不想这样继续下去,我要为了我的前途著想。我爸爸妈妈都是农村人,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我是被打骂长大的……为了逃避他们的管束,我只好选择在外地工作。但他们好像一点都不放心,还要事事掌控我,指责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沟通,很烦恼,请你一定帮帮我。潇潇亲爱...
09/23
2014导读:这是10个风格各异的心理小游戏,每一个都值得玩一玩。有些挑战你的速度极限,有些挑战你的IQ极限,还有挑战记忆力极限的;甚至,有的游戏会颠覆你的“三观”??????总之我是不信你每一个都可以玩得转,试试?1、【欠扁游戏】让你抓狂的俄罗斯方块总之,这是个很欠扁的俄罗斯方块。它会颠覆你之前的“俄罗斯方块观”。保证玩过它后你就要抓狂了,再看到俄罗斯方块估计要吐了。2、【智力游戏】你左右不分吗...
09/22
2014北宋大将军周侗,叱咤疆场,战功赫赫。他解甲归田后,迷上了收藏古董。痴迷收藏的他,视古董如生命。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他的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幸而古瓶没有落地,但他却被吓得面如土色、满身是汗。这件事让周侗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为什么一只古瓶就把自己吓成这样?他还时常做噩梦,或梦...
09/18
2014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之事。不同观念的人,面临类似的事情时,往往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很常见。少数夫妻能做到长期相敬如宾;多数夫妻是吵吵闹闹后又和好如初;但也有如2009年北京大兴区杀亲案中李磊因为夫妻矛盾杀死6名至亲的情况出现。其关键在于看待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的角度和归因结论不同,也就是自我沟通的结论不同。禅宗里面有个故事《笑婆变哭婆》,讲的是有一个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