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动员全体教师迅速行动,坚持倾听心声、轻解心结、用心服务。

一、忠诚担当,冲在一线
心理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响应党委号召,积极担当作为,积极融入学校疫情防控大局。党支部书记彭丹在凌晨接到疫情防控信息后,来不及和在三穗县参与乡村振兴服务的爱人联系,将在读小学的儿子留给了年迈的父母,自己第一时间从云岩区家中赶往花溪校区,夜以继日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冲在学校抗疫一线,目前,仍继续坚守校园物资转运卡点,守好花溪校区东校门,落实“静态管理”要求。支部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政策宣传、信息统计、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心理抗疫等工作中。分管领导、校党委副书记汤磊等校领导躬亲示范,关心坚守岗位的支部党员同志。




二、专业速度,筑牢防线
心理中心迅速响应,组建一支由12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抗疫心理支持团队,第一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开通心理热线(400-851-3300)和网络心理辅导(官方QQ:1334349559)服务,截至目前共接待心理咨询20余人次,及时疏导了师生因疫情引发的负性情绪,有效预防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此外,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彭丹等7名心理咨询师积极参与开展“贵州省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组织建设及运营等工作,为全省师生和广大群众提供心理援助。

三、宣传教育,线线互通
心理中心精心组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涵盖“线上团体心理活动”“心理解忧箱”“心理读书会”“文创作品征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贵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及QQ官方账号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及时编发防疫心理健康知识,每日推送同心抗“疫”科普专栏,累计发文7篇。针对新生特点,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内容,并就静默管理期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引导学生以健康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疫情。值得一提的是,心理中心制作《静默期间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及调适》被贵州省教育厅唯一官方公众号“贵州教育发布”录稿并推送,阅读量达5.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