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新闻动态  心理百科  咨询预约  温心之声心理热线  心理测评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下载中心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百科>>来访者心语>>正文

INFJ者的挣扎
2021-04-30 16:36 小鱼叔,才储签约作者。  才储
[字号: ]

   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INFJ者是什么样子?”下面有一个高赞评论:“具有极强的同理心,包容性强,总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把对方的感受视为最重要。不喜欢给任何人添麻烦,害怕被拒绝,也不擅长拒绝别人。洞察力无敌,敏感爱幻想,为人神秘感十足,忠于自我价值观。INFJ者边缘化,也易产生自卑感。”寥寥几句话,把INFJ者的特点呈现在眼前,直戳我心。

   我是一个典型的INFJ女。在我不到三岁时,弟弟和妹妹就相继出生,我的地位也因此一下子滑落谷底。从此,我便成了家里多余的一个,自己的床位归妹妹所有,妈妈的怀抱归弟弟所有,我只能暂时寄居在二姑家。说是暂居,实际上我从三岁到十二岁,接近十年的时间,一直寄居在二姑家,和表姐一起睡。如果二姑家只有表姐一个闺女的话,我寄居过去日子也不会太差。只是,二姑家还有一个比我小五个月的小闺女,非常受宠。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这个小闺女身上,我的存在感就弱了很多。

  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副乖乖女的形象。打扫卫生我冲在最前面,吃饭我要等大家都动筷子了,我才拿起筷子吃。尽管二姑对我还可以,但毕竟不是自己家,不能太任性,也不能太出格。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学会了讨好,凡事看人脸色,只要表姐和表妹开心,我做什么都可以,哪怕自己心里再委屈,也会佯装自己很开心。有一次,母亲给我送来了一身新衣服,我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二姑当着表妹的面,夸了我的衣服,吐槽表妹穿什么都没有我洋气。因为这件事,表妹拿着剪刀,把我的新衣服剪了一个口子。还声称,如果我再在她家人面前表现,就把我的衣服彻底撕烂。从此以后,为了讨好表妹,那件衣服我再也没有穿过。

    在二姑家,我除了一日三餐可以吃到东西外,其他时间段,我是不能主动去吃东西的。

这也是因为,当时有一次,表妹进厨房拿了馒头吃,我也跟着拿了一个。表妹看到后,恶狠狠地警告我,别把她家当成我自己的家,东西不能随便拿,必须经过她的允许。我默默地把馒头又放了回去,饿着肚子跟在表妹后面出门玩。

    表妹累了,我背她;表妹渴了,我找水;表妹不爽了,我当出气筒。总之,我负责把表妹哄开心,让周围人都满意了,在二姑家里,才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敏感到有些神经质。别人的一个眼神,我就能猜得到对方在想什么;别人的一个动作,我就知道对方要做什么。并且,我能很快做出反应,需要怎么做,才能迎合对方的心意。

     我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一句话说错了,别人不开心;哪一件事做的不对了,惹恼了对方。

别人和我开玩笑,我也不敢用玩笑的语气接话,只能满脸堆笑去讨好,假装我很开得起玩笑。在我的潜意识里,永远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敏感,体察对方的情绪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别人聊天时,只要别人有一点不想聊下去的意思,我就能第一时间感知到,然后转移话题,或者很抱歉地停止聊天,还对方一个安静空间。和别人交往时,只要稍微能感受到,对方有一点不乐意和我交往,我就会主动退出对方的世界,不再出现。

    但也正因为我的敏感体质,使我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都会在我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为我后来走上写作之路,打下了基础。我的很多写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中发生的事,遇到的人。虽然敏感常常使我感到痛苦,但这种敏感用在写作上,却是一种难得的天赋。甚至后来,写作几乎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方面来说,是敏感体质驱使我走上写作这条路,也是敏感体质成就了如今的我。

     这在我做了APESK性格测试之后,更加深信不疑:通常INFJ型的人具有本能的洞察力,能够看到事物更深层的含义。无论再不起眼的事情,只要我用心,都能被我捕捉到,并且我能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事情背后深层次的逻辑,使它最终为我写作所用。

      或许是小时候寄人篱下,我习惯了仰望别人,习惯了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以至于后来的我,会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不敢去追求更好的事物,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我不敢去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需求不值一提。哪怕上学时,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很强,在数学方面有着还算不错的天赋,连数学老师都夸我悟性好,我也依然自信不起来。

      高中时,我的作文经常被当成范文,在讲台上念;或者张贴在后黑板上,让同学们学习,我也还是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优秀,甚至觉得自己很差很差。走上了写作这条路,我更是把自卑发挥到了极致,经常觉得自己不如人。书读得没有别人多,文章写得没有别人好,悟性不高,见识太少。会不自觉地认为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比自己强。看到别人经常上稿,仰慕别人才华的同时,自己又焦虑得不行,甚至还自暴自弃过,想要放弃写作这条路。有朋友直截了当地怼我:“你的文笔不错,也写出了那么多文章,却还是自信不起来,看来你是没救了。” 

   的确,INFJ型的劣势里也讲到:“当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你就容易灰心丧气。”不得不承认,我会羡慕很多人,而我自己却始终达不到理想中的状态,这种差距让我产生的自卑感,似乎已经刻进了我的骨子里,融入了我的血液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只能是那个蹲在路边给别人鼓掌的人。只不过,这种自卑更像是我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便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也就不会对自己太过失望。已经低到了尘埃里,便不会再低了吧?

   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性地讨好别人,以求彼此之间和谐相处。但也正是年少时寄人篱下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为别人着想,有着极强的同理心。从我记事起,我就很少和人发生冲突,一旦出现彼此的意见不统一,我会本能性地先考虑对方的感受。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舍弃自己的利益,成全对方。在和任何人交往的时候,我都不会主动切断彼此之间的关系,除非是对方不再需要我,把我请出他的世界。我还特别心软,不擅长拒绝别人,也害怕被人拒绝。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看人脸色”的特长,把对方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有人说,INFJ者有N张面孔,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实,这是INFJ者的一种本能,也是对彼此的一种成全。我们很容易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变化,为了不让对方失望或难堪,会自动启用合适的面孔,调动自己的同理心,尽力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利他主义,我们不希望看到别人不愉快,更不允许对方和我们在一起时不开心。

    INFJ博爱型,是基于博爱的理想,设身处地地关怀他人。INFJ型的人,强烈地渴望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注意其他人的情感和利益。所以,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大家和谐相处。因为,在我们心中,崇尚和睦相处,习惯性避免发生争吵。在面对别人时,INFJ型的人有着天生的同理心,善于安慰,体会别人的心情。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更享受独处的时光,甚至会显得有些边缘化。

  我天生不喜欢热闹,独来独往是我一直以来的特点。上大学期间,室友们组团聚餐、逛街、看电影。刚开始,她们约我,碍于面子我还会勉强去几次。后来我发现,每次和她们出去玩,回来都觉得身心俱疲,感觉很消耗自己,好几天恢复不了状态。对于这样的消耗,我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后来,我干脆自己跑到图书馆,躲到最里面的角落里,把手机静音,谁也不联系。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也经常一个人,下了班就躲进宿舍里,看书煲剧,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最开始写作时,报团取暖这个词很火,我也试图融入某个圈子。但经历了半年辛苦尝试,仍然觉得融入不进去时,我果断选择独自发展。我的朋友圈很小,小到让我一下说出五个挚友的名字,似乎都有点困难。

     很多人说我不合群,清高孤冷,还带有很强的神秘感。其实,这并不代表我不和任何人交往,只是我在选择朋友的时候,相对比较谨慎。所以会有一定的疏离感和神秘感,让人感觉不那么好接触。很喜欢一段话:“有些人的心防很高,因此朋友不多,爱情也少。不过,他们仍是坚持自己的原则:高墙巨垒,翻不过来的都是路人。只要能用心翻过来的,都是一辈子。”

    与其说是INFJ型的人孤傲,不如说我们是心防比较高。我们往往会有一个交往深厚、持久的小规模的朋友圈,在合适的氛围中能产生充分的个人热情和激情。我们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心里认定的朋友,就会是一辈子。INFJ博爱型代表人物,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有一段经典语录:

“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INFJ型的人生活在思想的世界里,是独立的、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感情、坚定的原则和正直的人格。并且还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是有时候容易将人和事理想化,让自己深陷其中,产生自我怀疑和厌倦情绪。有人说,INFJ型的人,太过理想主义,活得不够现实。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只是,这种不够现实,更多的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曾看过一句形容INFJ型人的话:“与其庸俗麻木地糊涂,我更愿意痛苦不堪地清醒。”这或许就是INFJ型人的真实写照。试图爱全世界的人,哪怕忽略自己的感受,也甘之若饴,不是我们糊涂,而是我们清醒。其实,无论哪一种人格类型,重要的是根据人格类型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活法,才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愿每一个INFJ型的人,都能正视自己的性格特点,温暖而恣意地活下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联系电话:0851-88416123